欧洲杯线上买球挂职科技副总(科技服务团成员)工作进展与体会

  发布时间:2024-05-07   动态浏览次数:37

江双双,男,博士,讲师,挂职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副总”。202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欧洲杯线上买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博士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e基非晶软磁合金性能与微结构的关联性研究”课题。江双双博士主要从事非晶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新能源和环境等应用领域的研究,目前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Electrochimica Ac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同时担任多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研究方向:(1)非晶纳米多孔结构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催化领域研究;(2)非晶合金微结构调控与电催化机理研究;(3)铁磁性非晶电催化剂的磁控效应研究

挂职以来的主要工作与体会:

与企业共同参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研究,目前各项进程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通过前期到企业实地交流,辅助研发人员完成了3次材料制备和实验工作,后续内容也在积极推进中。

“在企业挂职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主动熟悉新环境,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和文化氛围。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在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加强了业务学习,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深知,作为高校教师,我代表着学校和学院的形象。因此,我在企业挂职期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企业的发展献计出力,同时也努力找准自己的工作着力点,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力求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下一步工作安排: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相信,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企业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挂职工作任务,为学院和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闫文其,男,博士,讲师,挂职安徽海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2022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22年加入欧洲杯线上买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获得者(2021.05-2022.0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期间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锂金属电池纤维素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锂硫电池复合隔膜研究”、重点项目“固态锂电池复合电解质的设计与制备”,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高比能固态锂电池技术,课题1”等。主要从事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和水系电池等储能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目前累计发表20余篇SCI论文。研究方向:(1) 锂硫电池复合隔膜设计和应用;(2) 锂金属二次电池固态电解质研究;(3) 水系二次电池负极和电解质研发

挂职以来的主要工作与体会:

帮助解决部分样品的检测,包括锂离子电池外包装塑料膜成分分析,锂离子电池回收中锂回收率的检测分析,未放电锂离子电池干燥之后锂正极和负极接触稳定性情况,以上测试通过技术手段以及原理分析解答,一些更深层次的研究还在进行,需要借助科研实验室的研究验证。

已完成与部分老师的项目对接和推进,并以“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的回收再利用”为题,作为指导老师获批欧洲杯线上买球本科生科研项目。推进部分对接课题的有序进行,如“镍钴锰碳混合物的再生利用方法”、“废旧锂电池电解液粘结剂挥发对碳钢的腐蚀影响”等课题。

协助生产技术部搭建废旧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材料的提锂实验的仪器,为产业化提锂进行小试实验。

下一步工作安排:申请专利,并尽快帮助公司产出部分科研成果。另外,收集、汇总海创循环生产、研发中相关技术问题,形成研发课题清单,并请适合的老师认领或转换成学生研究课题。同时指导公司化验室检测方案及检测流程的优化和完善。对现有原料、产品等分析检测过程进行指导,研讨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度的方案。

 

卫勇,男,博士,讲师,挂职义安区科技局“科技服务团”,2020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欧洲杯线上买球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加入欧洲杯线上买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博士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壳结构多相掺杂钨纳米粉体的制备与材料辐照损伤行为研究”和“基于微量元素(Nb、Zr)和TiC协同改性钨基材料的烧结特性与作用研究”。卫勇博士主要从事难熔金属粉末冶金、异种金属焊接等方面研究,目前在Materials & Design、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目前主持的项目有安徽省教育厅项目1项、省人社厅项目1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及欧洲杯线上买球科研启动资金1项。研究方向:(1) 难熔金属粉末冶金;(2) 异种金属焊接。

挂职以来的主要工作与体会:

近半年调研十几家企业,包括海铜新材料、恒达新材料、龙峰新材料、凤丹科技、铜雀二乔等企业,对义安区部分企业有了清晰的认知。联合另3位老师一同参与安徽“双创汇”走进义安经济开发区暨产学研科技成果推介会,将科技成果宣传出去。后期计划组织“人才行”活动,将相关科技成果推介至义安区进行交流。

下一步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学院和义安区政府,结合年度有关工作要求,立足科技岗位实际,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质高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发挥桥梁作用,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完成产学研对接以及科技成果推介。

  

王朦朦,男,博士,讲师,挂职芜湖永达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202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杯线上买球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12月加入欧洲杯线上买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博士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导耐热铝锆合金的偏析抑制与时效析出动力学调控”,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高性能铝合金架空导线材料与应用”等课题。王朦朦博士主要从事耐热铝合金研究、先进同步辐射表征等方面研究,目前在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10余次。研究方向:(1) 相图热力学计算;(2) 激光增材制造;(3) 金属材料微结构表征/失效分析、先进同步辐射表征。获得企业委托横向课题两项。

挂职以来的主要工作与体会:作为服务安徽省首位汽车产业的配套企业,芜湖永达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奇瑞汽车配套生产铝制汽车零部件,其产品涉及重力铸造以及压铸铝合金,主要产品类型涵盖发动机汽缸盖、进气歧管以及新能源电池铝制壳体。在芜湖永达挂职科技副总期间,主要承担了高强韧铝合金缸盖材料的开发以及实现100%全铝回收的工艺方案设计,期间还涉及新产品/新工艺发明专利的撰写及省市科研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在高强铝合金新材料设计上,通过高通量材料热力学计算技术设计筛选兼具良好铸造成型性与强化能力的合金成分区间,通过材料比强度、比刚度的提升来实现缸盖材料的轻量化。在实现全铝回收方面,由于废料来源途径多,造渣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工艺改进产品合格率提升了15%到20%。下一步聚焦全铝回收下铝液质量检测方法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